当前位置:100EC>数字研究>浅析:信息时代手机媒体受众需求探析
浅析:信息时代手机媒体受众需求探析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9日 11:47:59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手机媒体高速发展,手机受众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人们使用手机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即时通讯,更多地是出于信息共享的需要、职业的需要以及满足某种心理的需要。受众对手机的依赖性不断增强,手机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信息时代;手机媒介;手机受众;信息共享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移动网络媒体。当今信息社会,手机发展突飞猛进,手机用户数量与日俱增。据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10.3亿。手机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因特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它几乎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手机功能不断拓展完善,手机受众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在现阶段,人们已经不能简单的将一个仅仅只接打电话,收发信息的手机用户称为手机受众。这是因为,在智能手机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只有一个手机报的订阅者、手机传播的收听者、手机视频的观看者、移动互联网的网民才可被称作手机媒体的受众。[1]”正如张向东在“2007年第五媒体高峰论坛”手机媒体专题讨论会上所言:“用户需求决定手机媒体发展方向”。手机受众的需求是决定手机媒介传播效果成败的关键。只有当手机媒介提供的信息满足了受众需求,才能成功吸引大众的眼球,谋求更大的发展。本文基于此,利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手机受众的需求与媒介行为的动机,以期能为手机媒体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一、信息共享的需要

  人们使用手机媒体的初衷是出于沟通的需要以及手机便捷和实用性,无论什么时候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带上一部手机。手机受众使用手机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受众对媒介的使用是受自己的需求和目的所推动的,对传播过程的积极参与可能会推动、限制和影响所得到的满足和效果”[2]。人是社会的人,自然想与他人产生联系。通过手机,人们方便与家人、朋友以及用人单位联系,动动手指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社会信息,了解社会动态。人们不仅可以像读纸质报纸一样在手机报上获取新闻资讯,也可以用手机收听喜爱的广播节目,甚至可以在手机上看网络电视。正如丹尼斯?麦奎尔所说,当下“受众活动的重心从“接收”转移到“搜寻”、“咨询”、“互动”上”[3]。

  1967年,美国学者JA巴隆首次提出“媒介接近权”,意思是说普通社会成员鲜有机会自由,便捷地利用媒体发表个人意见或展开其它活动。手机时代,每个人都拥有媒介发言权,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增强,这是因为“在新媒介时代,尤其是网络出现以后,非线型、链环式的传播流程取代了传统线型传播流程,具体为:信息→传播者→媒介→受传者→媒介→传播者。[4]”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开始主动选择信息,同时也将信息及时与他人分享,这部分人被称为媒介的“有效受众”或“积极受众”。手机上网的随时随地性正好满足了新时代“积极受众”的信息需求。手机的诞生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际方式,让人们之间的联系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手机媒体是“拇指经济”的创造者,正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影子媒体”。美国学家保罗?莱文森曾在《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说:手机像“细胞”,无论走到哪里,它都能够生成新的社会、新的可能、新的关系。手机像“蜂窝”,它使我们拥挤在密密麻麻的蜂房里,忙忙碌碌,闹闹嚷嚷,几乎丧失了一切独立生存的空间。手机像“牢房”,它的联络功能,超过了人类的一切其他技术手段,使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千里一线牵”的社会。手机媒体不仅有着庞大的用户群而且其覆盖面之广泛是其它媒体无与伦比的。总之,人们生活在一个“手机”不可或缺的社会。

  二、职业的需要

  根据一项对智能手机使用者的调查,显示出智能机的使用者多在20岁至39岁的人群之间;本科学历使用者居多,其中公司职员比例最高,学生次之;月平均收入在2000至5000左右的手机用户比较多。英国特需理疗师协会对白领使用智能手机调查发现,在二千多位调查者中,使用智能机的白领超过了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手机用户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使用手机多与自身身份相关。

  手机受众的范围很广,从学生到白领等各种职业人群。不同种类的手机品牌定位于不同的手机受众,比如索爱是针对时尚年轻人设计的音乐手机,多普达智能机主要针对计算机爱好者和IT领域人士,诺基亚等高端商务机则主要针对商界成功人士。除了具备通话通信功能、手写输入、丰富的内置功能外,智能手机还具备了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拓展了很多增值业务。比如:发商务邮件,浏览股市、新闻、天气、交通,下载音乐、视频;发微博;传照片等。对于社会上的特殊职业群体,比如商务工作者,这些人经常出差谈生意,会签合同或者发邮件,如果不能及时上网传递信息或许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手机上网发邮件就很好的弥补了电脑便携性不足的特点。手机旺旺是网商的得力助手,网商可以用它与商友沟通,随时随地谈生意。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及时性,很多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工作在新闻事业第一线的记者,有时经常随身携带手机,以便将收集的新闻消息第一时间发送给编辑部,抢夺“头条新闻”的头衔。这是新闻记者工作的关键。手机对控制危机社会事件传播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厦门PX事件,政府有效利用手机短信功能,及时慰问民众,安抚民心。抗雪救灾期间的问候关爱短信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加强了灾后重建的信心。

  三、心理需要

  如果你没有拥有一部手机,很有可能别人会觉得你“out”了,觉得你不是现代人,甚至一些小学生都开始拥有自己的手机。手机是人们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慰藉人们的心灵鸡汤。有的人买手机是为获得社会认同感,比如追逐“爱疯”iPhone等高端智能机;有的是为满足自身娱乐的需求,比如听音乐,斗地主;有的为满足自己的爱好,比如看电子小说,网络购物;还有的为消磨闲暇时光等等。现代人与手机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有的人甚至将手机形容为现代人的“人造器官”,就是说有“手机依赖症”的人找不着手机就会像摘掉“器官”一样难受,进而影响他对周围事物的感觉能力和沟通能力。这符合技术发展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即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是在模仿或复制人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

  年轻人喜欢追逐个性,自我意识强,喜欢受到重视。他们喜欢标新立异,希望通过自己与群体之间的差异来凸显自己,有的甚至把手机当作一种时尚“炫耀品”,以频繁更换各种手机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还有的不止拥有一部手机。时尚能够激发人们的敏感神经,体验到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潜在满足感。首先是追求手机品牌,放眼手机市场,畅销手机品牌当属苹果、三星、诺基亚、HTC以及小米等等。三星定位“高端时尚”赢得了时尚消费者的喜爱。其次是外观时尚,近年来,iphone等智能手机席卷手机市场,直板,翻盖,滑盖等笨重的手机逐渐被智能触摸屏手机取代。精妙设计,种类繁多的手机外壳在市场上随处可见,况且一位智能手机用户可能不止拥有一个手机外壳。然后是追求功能齐全,如电子书、手机音乐(彩铃)、手机游戏、腾讯QQ、微博、微信等,这些对年轻人来说是手机必备功能。

  程振凯所说:“它拓展了人与人交往的手段,其传播技术打破了用户之间真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界限,经过人与机和机与人的循环往复的沟通环节,改变了以往的交流环境,使其更加迅速地超越时空,到达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与人的心理沟通和交流,与此同时也强化了彼此之间的心灵沟通。[5]”人们在“拟态环境”中能够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简单来说,手机是一种“全媒体”,也是一种“私媒”,受众的个性越来越能通过手机凸显出来,一般来说“机如其人”。总之,手机媒体对人的个性解放影响很大。(来源:今传媒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